行业参考 | 陪诊服务行为规范(基于现行公开资料整理)​

摘要:​​ 截至2025年10月,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的“陪诊服务”国家级法律法规或行业强制标准。为促进本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肇暖陪诊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基于国内已发布的团体标准、地方试点方案等公开信息,整理出本《陪诊服务行为规范(参考)》,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框架,并为客户选择服务时提供参考。本规范非官方文件,不具备强制性,具体服务标准以各服务机构约定为准。

 

一、行业发展现状:依托团体标准与地方探索

目前,陪诊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建设主要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的前期探索:

  • 团体标准引领:​​ 2025年,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等团体相继发布了《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健康陪诊服务规范》等团体标准,为服务流程、人员资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地方试点先行:​​ 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城市已启动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或标准立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探索共同构成了当前陪诊服务行业迈向专业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石。

 

二、陪诊服务行为规范参考(肇暖陪诊整理)​

基于现有公开资料,一套专业的陪诊服务规范通常涵盖以下核心方面:

1. 服务原则

  • 客户至上原则:​​ 以客户的安全、健康和合法权益为最高准则。
  • 保密原则:​​ 严格保护客户的个人隐私和医疗健康信息,签署并履行保密协议。
  • 非医疗原则:​​ 明确陪诊服务为非医疗行为,陪诊师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干预医疗决策。
  • 公平诚信原则:​​ 明码标价,不夸大宣传,不恶意竞争。

2. 陪诊人员(陪诊师)基本要求

  • 资质要求:​​ 鼓励具备基本医疗知识背景(如护理、医学相关专业毕业或持有相关证书)、急救技能(如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参加过陪诊相关课程系统培训。
  • 能力要求:​​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共情能力。
  • 品德要求:​​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同理心,无不良从业记录。

3. 服务流程规范

  • 服务前:​
    • 需求沟通:​​ 详细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具体需求。
    • 提前规划:​​ 熟悉目标医院科室布局、就诊流程,提前规划路线与时间。
    • 明确权责:​​ 提前告知服务内容、范围、收费及双方权责,签订服务协议。
  • 服务中:​
    • 准时抵达:​​ 提前到达约定地点。
    • 全程陪同:​​ 协助办理挂号、缴费、取药、陪同检查等手续。
    • 有效沟通:​​ 在客户允许下,协助与医生沟通,并准确记录医嘱。
    • 维护隐私:​​ 在公共场合避免讨论客户病情,妥善保管医疗文书。
  • 服务后:​
    • 安全送回:​​ 将客户安全送抵目的地。
    • 用药提醒:​​ 可根据医嘱,提供简单的用药时间提醒。
    • 资料归档:​​ 整理并交接所有医疗单据。
    • 信息销毁:​​ 按约定销毁不必要的临时性个人信息。

4. 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

  •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客户途中或院内突发不适等状况。
  • 购买相应的职业责任保险,为客户和陪诊师提供保障。

三、结语

肇暖陪诊认为,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明确的规范指引。在国家标准空白期,我们主动参考现有先进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并乐于将我们的理解与公众分享。我们坚信,​唯有规范,方能成就专业;唯有透明,才能赢得信任。​

 

重要说明:​本文内容由肇暖陪诊基于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健康陪诊服务规范》(T/CWEMS 0030—2025)、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发布的《老年陪诊服务规范》等公开的团体标准及地方试点信息整理、总结而成,仅供参考与交流,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它旨在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思路,不构成任何法律或商业承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本参考规范将随之更新。

滚动至顶部